青藿白牛

存档+胡说八道,小众xp预警

南行记-石屏,建水

这次行程受火车班次影响很大,从昆明到建水没有傍晚出发的火车,下午的返程票又很早卖光只能买到中午返程的票,权衡了一番,最后决定周五晚上做长途网约车到石屏,周六从石屏坐汽车到建水。


云南这边有很多线上拼长途车的小程序,各地州都有,昆明这里有滇约出行,三排七座,到石屏三个多小时。


在汽车站边上一个小旅店住了一夜,九点多外面大街上还有人唱智斗。第二天一早出发,县城里有一个区域划成石屏古镇,包括文庙、博物馆、小火车站都在里面,走过去也就十多分钟。大概八点到达发现果然几乎没人起床的样子。有一家早餐开门,要了豆浆和油条。云南这里主食米制品为主,面制品大抵不灵。之前在沙溪也吃过一次油条,和这里差不多,都是炸好剪成小段,但炸的比较硬而且不是特别发的起来。石屏豆腐是很出名,这家的豆浆特别浓且香。


之后就开始再在镇子的街里游荡。先去踩点了小火车。这个小火车就是所谓的米轨小火车,建水也有,之前作为实用交通工具已经停运,这几年又作为旅游用途的观光小火车重新开放。建水小火车据说人很多买不到票,而且发车时间和行程又不太合适,之前就定了石屏小火车票。我订的一班短程往返,终点是坝心站,十点出发下午两点半回来。发现八点半有一班是开到建水的,线上购票的“临安站”就是建水。这一班八点半开,途经十七孔桥,团山站,十一点多到建水,如果时间合适其实就可以一路直接过去了,到团山或者建水都可以。


车站旁边的铁路博物馆开了,先进去看。这一段米轨铁路就是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是法国修建滇越铁路之后,为了维护个旧锡矿矿权和路权利益由民间出资修建的一条铁路。其中的重要人物时任铁路公司总经理的石屏人陈均。个碧石铁路修建是艰难的过程,期间官方撤资,民间商人怀疑观望,陈均拒绝法国用路权换技术的要求,完全自主设计建造。这段米轨铁路,最初其实是60cm的寸轨,石屏到建水段在七十年代更换成米轨。随着铁路修建带动的是锡矿贸易的繁荣和石屏商帮的兴盛。


从铁路博物馆出来,游荡到玉屏书院附近,发现门没有关,虽然没有开张但其实可以走进去。玉屏书院清代修建,现在相当于县博物馆,室内的灯光是感应的,介绍石屏历史地方贤达这一类,还有石屏名人书法,整体记忆点不是太多。出来之后又去了袁嘉谷故居。故居隔壁是袁嘉谷家的生意“乾利贞”,故居里是一个三层小楼,院里有好几只奶猫。袁嘉谷号称云南唯一状元,但他初试是二甲进士,之后又参加了经济特科得了一甲头名。他和前面说的陈均是同科进士,当时石屏同期出了三个进士,又叫“末科三进士”。看了他生平介绍之后觉得还挺牛的,可以称一句名士。世界线和鲁迅,王国维都有交集。鲁迅在杭州当教师反对校长闹学潮,袁嘉谷作为浙江提学使顺应民意把校长撤职。他任职学部图书编译局时和王国维罗振玉闻讯参观了伯希和在北京的藏经展以后报告学部,使敦煌藏经洞文物得以受到关注,辛亥革命之后他回云南大学当教授,还曾计划聘任王国维。用比较庸俗的说法,在清末民国,这是在文化名流圈里混的。除了这些,“星期”这个说法也是他提出的,用来取代了“日曜”的旧称。


这时候九点多,文庙终于开了。倒也没特别多可看的,但门槛特高,这是出过状元档次不一样了。


去坐小火车。小哥给手写了一张票,那里也有卖文创的,买了个徽章和几张明信片。


车站站台上挂着袁嘉谷题写的天下同轨,但这里最初的寸轨铁路实在和别处都不同轨。站台上还有一些铜制塑像,车站整体还是很漂亮的。


十点钟正式发车辽。两位司机,一位列车长,一位穿民国服装的乘务姑娘。乘客包括我,三个老大妈,一个妈妈带着三个娃,一个全程都在玩手机的大哥。


一共四节车厢,只开放了一节硬座车厢和一节软座车厢,车顶是老式风扇。不过硬座车厢后面还有一节开放车厢,本来应该是列车长专座,我们坐在那也没人管。乘务员刚开始还说了点解说词,后来就佛系随意了。上车竟然还送了一瓶水和两包豆干。一路非常惬意,天气晴朗,坐在车里也晒不到,开放车厢里非常风凉。两侧是农田,右手侧再远些可以看到异龙湖,风景是云南公路沿线的常规水平。有时候铁路和公路并行,然后时速10公里的火车就眼睁睁被三蹦子超了。

中途经过的几个站是仁寿村,龙井,之后就是终点坝心站。整体来说就是停车时间比运行时间还长。龙井站周围修的比较好,这里的车站都是那种老火车站的黄色,游客服务中心最上层是咖啡馆,有点模仿法式咖啡馆的意思。站附近有一座泉眼,水里有不少水生植物,还有些气泡上涌,比较有趣。有天桥通到路对面,上面有观景台,但最上面一层的观景台收费。这里可能是一条骑行的路线,有一些骑行的人在这歇脚。

最后中午12点到达坝心站,虽然一路上有一个小时都是在停车。坝心站依托的是一个村,火车站旁边有饭馆,也卖些烤鱼什么的,也卖米线、卷粉这些小吃。吃了一个小份卷粉,巨大一碗,类似凉皮的东西,加麻酱和各种调料。还有一个特别好吃的叫木瓜凉水,是用木瓜籽做的凉粉,加蜂蜜玫瑰酱和碎冰,非常解暑。

这附近就基本是一个村镇,有一个复原的粮管所,里面还有些粮票缝纫机老报纸糊墙之类的东西。看着这些东西,时间上的距离感倒好像比清末民国还要远了。


一点半返程。回程就没有停车了,一个小时就到了。感觉个碧石铁路这个故事挺适合做个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在大时代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似乎落后的西南边陲,精英人物又风云际会,重点是这是在路权广泛丧失的年代里一个民族工业自力更生的故事,戏剧性和思想性都拉满了。


回到石屏赶紧去吃豆腐,完成这个任务。在昆明也吃了烤包浆豆腐,并没觉得很好吃,主要是很硬。石屏这里满大街都是烤豆腐的,就顺着某点评找了一家。口感上的确和昆明的不是一个东西,内部是很疏松的细孔结构,有点像冻豆腐。蘸水是酱油辣子调的,但我觉得如果是干蘸料可能更好。一份十个,港真是有点吃不了。豆香味没有特别突出,主要是口感很好,外皮烤得有点韧,里面又很软嫩。


之后去车站,在车站买了点杨梅。石屏产杨梅,个头不大,但酸甜味浓,五块钱一斤。石屏到建水的公路沿途农田里有很多成片的莲叶,竟然是产藕的。


建筑住在古城里,旅店就在朱家花园旁边。走过去发现开到八点,时间还想当来得及,于是买票进去。

顺便说,古城里景点朱家花园,文庙,府衙,考棚都是收费的。除了考棚10元,其他三个30-40之间,点评上便宜几块钱。


朱家花园宣传写的是西南大观园,还有北有乔家大院南有朱家花园。就我发现云南是特别爱对标,石钟山叫西南敦煌啊,山上的寺叫西南悬空寺啊,茶马古道叫西南丝绸之路啊....就....没必要没必要....


住宅里有朱家花园历史的介绍。朱家是走的是先经商后读书这个路子,做锡矿生意起家,后辈生意逐渐做大,又出了进士朱朝瑛,家业巨大,开始修建朱家花园。1903年朱朝瑛支持个旧矿工起义,大概是因为锡矿与朝廷和法国人存在矛盾。后来又支持临安起义,由此成为辛亥革命的功臣。但之后袁世凯复辟时又支持袁世凯,兵败被抄家。唐继尧主政云南时一度起复,最后又因为和龙云招安的土匪火拼被下狱彻底失势。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旧时代豪绅,也没什么先进完整的zz理念,大概只是想家族发扬光大但最后被时代浪潮拍死的故事。


这么一说好像也是有点红楼梦内味的....


不懂这里算不算是典型西南民居了,房间很多,住宅区还很做作的分了梅兰竹菊是的区域。门窗上的木制雕花很多,就很明清风,不过整体看起来还是有点残破。屋里面的陈设不知道是原件还是复原件。公共空间有祠堂,议事厅,比较特殊的是一个水上戏台,有点怀疑这是不是真因为看了红楼梦贾母说他们家演胡笳十八拍是用真丝竹在水榭上演之类的....


朱家大宅应该是荒废过很长时间,后花园的花木大概不少是补种的,整体弄得不算太好,装饰了好多人工做的假花假草,这个操作放在云南简直黑人问号。池塘里有个几只黑嘴白冠的水鸟。


逛了一圈一个多小时。这种大宅子我兴趣一般吧,总觉得里面一种古旧腐朽的感觉,可能小时候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童年阴影吧....


出来去吃饭。某点评看到有一个豆浆鸡感觉很神奇就去了,走到地方突然发现竟然还是在湖边,顿时觉得赚了。这个湖叫小桂湖,本来我也没想着怎么,结果第二天在考棚里竟然看到说因为杨慎在建水也住过一阵,还开课讲学就住在这个湖边。因为他家乡有个桂湖,所以建水人就把这个原来叫洗马塘的湖改名叫小桂湖。

就是说他谪戍云南这么个画风嘉靖皇帝应该是真不知道....不过也可以想象吧,在这个西南大区比较热衷于考试的地方,来了一个前首辅公子前朝状元,还是因为大礼议这样的事被流放来的,落难的大才子在这讲学,云南读书人的集体热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豆浆鸡就是豆浆石斛煮鸡的火锅,不知道是老板的自创还是有什么来历,煮着煮着豆浆变成很嫩的豆花,打出来蘸蘸水很不错。蔬菜自取,有薄荷叶,拿了一点试了试倒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


晚上逛了逛古城,里面商铺倒也没什么特殊。城墙朝阳楼上顶层要收费,就...大可不必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先打车去十七孔桥,也叫双龙桥,从建水坐小火车的话是经停的一站。桥上有两个木结构城楼,湖边有一些鸢尾。拍照是很好看的,也算是建水的标志。这个桥要出市区,和司机师傅说稍等一会儿,再拉回去。回去的时候师傅给停到古城西的大板井,进去发现那个井居民还在用,很多人去提水,井口很大。出来边上是一家豆制品店,说豆腐是用井水做的。进去喝了个豆浆和豆花,味道偏淡。之后又换了一家吃了肠旺米线,也是巨大一碗,肥肠和血旺给的很多,建水米线的特色是草芽,脆脆的一种植物。


之后就去文庙,一进去就发现....面前是一个湖....之前听说建水文庙是全国除了曲阜之外最大的,现在看来....确实很大。

湖里有很多乌龟和巨大的鲤鱼,大到看起来有点吓人。

文庙的规制应该是统一的吧,建水文庙棂星门上有四根柱子,柱子上有鱼穿过。不懂这是个什么说法。一直往里走就是一层层牌坊,其实到这里我是觉得有点无聊,直到走到最后的先师殿。在里面转了一转准备要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先师殿前出现一群大爷大妈,带着明代那种儒生方巾,拿着各种乐器在先师殿前排座。

等他们坐好,就开始面无表情的演奏起来了!最前面是琴,第二排是几种胡琴,最后一排是鼓和锣镲,有四个大爷人声齐唱,虽然我也听不懂在唱什么。有个年轻点的解说在一边念解说词,说这个古乐班以前都要秀才以上功名才能参加,乐曲是赞颂孔子的云云。就不知道看描述能不能理解那个场面里微妙的喜感,但就是...太有趣了.....

我愿称之为文庙唱诗班。


第二个景点是临安府署。建水这个地方是元代建署的,不知道为什么也称临安。建国后这里曾经很长时间作为政府办公场所,这些年才建成景点,里面弄了一些卡通风格的塑像。还真没有在别处参观过衙门,一进门的牌坊上写着“南天保障”。往后就是忠爱堂和惠宣堂,两堂设置差不多,都像电视剧里衙门似的,根据门口的介绍推测大概分别是举行重要仪式和日常办公审案的,最后是知府会客商议的三省堂和师爷宿舍。

两侧的房屋里是介绍“六科”的展厅,分别是吏,户,礼,工,刑,兵,增加了一些没用的冷知识,比如官服上的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笞是十到六十杖是六十往上之类的。

展览还有临安知名知府的介绍,但看来看去主要事迹都是恢复了什么名胜古迹或者游览了什么名胜古迹留下了什么诗词文章....另一个是王文治书法的介绍,这位大概也是临安知府里科举出身最高的,是一位探花,是乾隆时和刘墉齐名的书法家,谓之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然后这人仕途不顺从云南回去就致仕了.....


最后一个景点是考棚旧址,也是云南学政巡查的地方,里面有一些墨砚收藏,主要是介绍了科举历史什么的。其实云南虽然是边陲,但在明清两代感觉还是挺能考的,建水就有六十多个进士,小小石屏也有六十多个。有一张云南学政在滇巡查的路线图,交通这样不方便的地区,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所谓诗书教化,也是巩固中央控制的一种方法,无论和顺还是石屏,从当地景点介绍中透露出来的对自己文化进步的自豪,这种教化还是相当成功的。


从考棚出来时间就有点紧,就打车赶往火车站了。


整体时间有点赶,因为买不到下午回程的票,团山民居来不及就没有去了。


石屏建水这两个地方,在目前去过的地方里,和近代史密切相连的感觉最为明显。陈均袁嘉谷也好,朱朝瑛也好,寸轨小火车也好,朱家花园兴衰也好,就借用杨慎大才子的词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港真啊,这是天之骄子经历大起大落,身处云南这个神奇的地方,才能写出这样的绝唱了。


ps:游云南的照片都发在微博了,想看可以去看

评论
热度 ( 13 )

© 青藿白牛 | Powered by LOFTER